【我們與惡的距離】


"你懂那種感覺嗎?半夜他起來發狂、叫,我也只能默默跟在後面
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跟著他、抓住他,一邊想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是我。
不是晚上一次,是一個晚上好多次,你剛要睡著的時候他就起來了,沒辦法阿,還是要顧著。
有時候想一想乾脆我自己也死一死算了,可是死了就沒有人照顧他了....
我想要原本的他回來,就沒辦法阿,社工跟教會那邊也是說有要幫忙阿
你也是阿,可是能夠幫得很少阿,我想要他回來阿。"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戲劇
讓這段回憶及畫面在腦中再次閃過
這是曾經坐在我對面的一位父親,
聲淚俱下的字字闡述,
敘述他面對從資優生到發病的孩子

不只是照顧的痛苦
還包含失去原本的那個「正常孩子」的痛苦失落

≡≡≡≡≡≡≡≡≡≡≡≡≡≡≡≡≡≡

(影片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 官方頻道

【惡人】



在劇中不同角色展現了各種所謂的「惡」
  • 有病不看醫生的神經病
  • 冷漠無情的主管
  • 對母親無理傲慢的女兒
  • 冷血又不知悔改的殺人犯
  • 竟然幫殺人犯辯護的律師
  • 無法支持自己伴侶還吵著要離婚的太太
  • 一副好爸爸卻搞外遇的丈夫
  • 什麼事都不做整天喝酒耍廢的爸爸
  • 不願出面道歉的罪犯家屬
  • 拒絕好心人士協助的固執婦人
  • 把親生女兒往外推不准回家的媽媽


這些非黑即白
籠統又看似事實的稱謂及標籤
用一種隔離與冷漠的方式
以片面的資訊詮釋一個完整的《人》
但人類真的是一個面向就能完整詮釋的生物嗎?



背面

這個世界走得很快
快得讓我們很難慢慢的理解
或是我們太想跟上這個快
所以選擇先不停下來理解

我們不斷追問
認為只要依著自己想的脈絡一路追問到底
就會找到答案

答案?到底什麼是答案?
生命根本無法用一條支線說得清

我們大概都清楚自己不是一個特質可以說得清的
但在面對這些「惡」時
我們卻暫時不願意看見其他的線索
為什麼呢?

一旦知道他們苦的那一面
我們就被困惑住了
「我怎麼能對受苦的人憤怒,他是因為...而如此的呀!」
「難道他有苦就能這樣嗎?殺人魔本來就該被唾棄與怨恨阿!」
「不然到底現在是誰的錯嘛?」
我們很難接受兩者就是並存
我們被訓練要歸類
歸類自己也歸類別人

歸類完後我們評論
評論自己也評論別人

於是我們都因著這個循環無奈著,苦著
始終想要找個答案
或是選了一個答案之後就莫名的堅持著

但,如果事實就是沒有答案呢?
況且,是什麼使得「沒有標準答案」這件事讓你這麼糾結?


【多看一眼】



"Don't you stay?多看我一眼。
無視我的臉任何疲倦,看穿我最無力的防備;
沉默以對 都無所謂,任何角落都沒差別。"
很喜歡林宥嘉這首歌的搭配

劇中的每個人都需要被其他人停留下來
被多看一眼才能被其他人理解
甚至需要被自己多看一眼
才能被自己有所理解


  • 女兒需要媽媽停下來看看 ,看看在哥哥死去之後被忽略及遺忘的自己
  • 律師需要被旁人停下來看看,  看看為了爭取眾人平等權益的自己
  • 懷孕的妻子需要被先生停下來看看, 看看被擔心孩子生命安全的恐懼所淹沒的自己
  • 殺人犯需要被停下來看看, 看看是什麼讓他從「乖乖的」到不自控的走向極端
  • 冷漠的主管需要被停下來看看,看看因為失去兒子而不敢再感受所以酗酒的自己
  • 一直給別人力量的陽光房東需要被停下來看看,看看總是不斷說服自己要正向的自己


因為真的好痛
所以為了不看見、不觸碰傷口
而不斷拼命往前走
一直走 一直走
為了不要痛,我們試著關閉感覺

關閉對自己的,也關閉對別人的


才發現不被處理的深傷口
就那樣隱隱作痛著,干擾著日常的生活與感受
甚至化膿,用其他的方式提醒主人---它還在

Would you stay?多看自己一眼
多停留在一些細節
多陪伴那個受傷的自己一些
然後才有能量跟空間
去理解與感受別人的


【受傷的人,卻都深深的內疚與反省著】

故事中每個受傷的角色
用不同的方式在度過自己的痛苦
(大部份是用尖銳而傷人的防衛方式在過著)

卻也同時都在問自己
「如果我當時....,那麼是不是這件事情就不會發生?」

但沒有人靜下來拍拍自己
提醒自己


其實當下所理解的所有資訊,
所遇見的所有線索,
都驅使著你做出當下的反應,
就算再一次一模一樣的情境之下,

大腦仍然會驅使著你做出同一個決定。別再重新反芻那些痛苦的過去
接受事件帶來的成長與學習
痛苦的部分偶爾會憶起
但別強迫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


【台灣戲劇的感動】

這部份是阿妮自己小小的感想

很欣賞「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戲劇的詮釋方式
不將重點放於刻意操弄、煽動情緒
而在傳遞「客觀事實」以及「正確生活常識」(像是什麼叫做嚴重病人)
讓群眾從自己的視野觀看事件的全面性
也從中可以思維日常生活的狀態

在社群網站中看到
有人稱這部影片是「給需要療傷的社會,一場大型心理諮商」
這句話我很認同
引發、深探、覺察、不帶偏見的給予、承接
很期待未來的台灣能有更多的作品像這樣的令人省思與療癒
(公視的系列很不錯喔:))

如果願意的話
一起看看這部關注台灣人共同傷痛及社會議題的作品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愛慕虛榮的烏鴉】

【那些你所害怕的鬼魂,都可能是一些人朝思暮想卻見不到的靈魂】

【完形祈禱文】Pe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