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被關起來的孩子,會長成很難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大人】

 


🌳諮商隨想🌳


在剛開始晤談時總是笑嘻嘻

告訴我那些經歷過的事情都不難過、不生氣、不害怕、不討厭的小案主👧🏻

我們經歷了幾次的晤談時光


今天要結案的她蹦蹦跳跳得興奮異常

晤談結束前詢問她

「你會需要一個擁抱嗎?」

她看著我點點頭,於是我輕輕地抱著她,孩子開始啜泣了起來


我告訴她

「哭哭是表達妳的感受跟想法,也表達了妳對關係的在意,不是一件讓人困擾的事情,所以想要哭哭的時候要好好哭哭。」


她一邊哭泣一邊點點頭

我告訴她「當覺得擁抱足夠的時候讓我知道」

不知道過了多久她告訴我「我可以了」


「哭哭完有好一點點嗎?」


「嗯🥺」


=================

被大人限制情緒與感受自我狀態的孩子

總是會忽略自己真實的感受及情緒


認為除了快樂以外的情緒不應該出現

跟大人不一樣的想法不應該出現

否則會造成大人困擾

於是漸漸變成照顧大人想法以及情緒的「小大人」


久而久之就以為自己覺得「還好」

因為不再敢於觸碰自己的情緒

也就很難相信自己的直覺感受情緒的流動 

長大後也很難相信自己的直覺做人生重大決定


不是要責怪那些大人

因為大人也是這樣被帶大的孩子🥲


這些大人的小時候跟著父母、大人、社會的脈絡走著

覺得「應該要做些什麼」了,而不是「我真心地想要做什麼」了


「因為會造成大人困擾,所以我不應該.....」

「因為大人期待,所以我應該......」

那些應該與不應該

你可以帶入任何一種公式

可能是某些「想法」、「擁有的情緒」、「嶄露的情緒」、「某些行為」

也可能是「功課」、「學校或科系」、「結婚或生子」、「職業或工作量」、「宗教或政治立場」、「價值觀」等

而「大人」則開始替換成我們自己生活中另外的「別人」


然後我們把自己活成某種「別人」

過著某種「複製的生活」而不是「想要的生活」🖨


🌱如果要讓人開始相信自己

要從開始覺察到自己擁有的感受

然後正視自己擁有的感受

以及處理自己擁有的感受

才有辦法往下一步踏實地往前邁進🐾


試著讓自己做任何事情時

是😌「我想好了,也真的想要了」而做

而不是🧐「時間好像到了,大家都這樣了」而做


#諮商工作有感

 #心理師是人類 #許家綺諮商心理師 #心理妮的眼睛 #心理妮的眼睛許家綺諮商心理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愛慕虛榮的烏鴉】

【那些你所害怕的鬼魂,都可能是一些人朝思暮想卻見不到的靈魂】

【完形祈禱文】Pe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