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9的文章

【致 一起在晤談室裡討論生命的你】

圖片
親愛的你 我是你曾經的心理師, 一個在晤談室中 試圖陪你停留在許多情緒之中 共同經歷你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承接、理解、回應、回映、共在的心理師 你當然知道我是誰:) 有時候我是你的鏡子 有時候是你內心化學反應的媒介 有時候試圖讓你的神經突觸多放一點電 長長一些 有時候接住你虛無縹緲 或是沈重至極的心 有時候陪伴你停留在難以停留的內心世界 有時候好像只是存在那裡的存在 —關於我的情感— 常常我也只是一個人類 在我們生命交會的歷程中 我被觸動,因著你的生命故事哀傷、喜悅、沈重、飄渺 與你在晤談室的內在流動 是我關注你及關注諮商歷程的重要線索之一 深信只有我們真實的與彼此相會 治療才會真正的開始 但我的被觸動在晤談當下 需要被自己很快的覺察,確認 避免不正確的反移情或是移情影響到你的權利 然而也不可否認 每個在晤談室中一起經歷生命的你 對我來說都是珍貴而重要的存在 在這個宇宙裡,對我影響深遠的有機體 —關於諮商的依賴— 在生命中有人曾經一起認真的看待每件大小事 一起停留在重要生命事件的存在 是很美好的事情 也是我想要讓你知道的,你本來就值得這樣的美好 但這樣的美好不該只是在諮商歷程中一再經歷的 而是在生命中,試圖看見那些你在諮商中曾經看見 而且確信能讓你滋養的成分的人、事、物及狀態 那才能真實的讓你更愛自己,也更重視自己的樣子 —關係結束的必要性— 你知道的,老生常談那種 所有的關係本來就會開始,也必然會結束。 生命中很多的結束讓人措手不及 有時候會帶著懊惱與悔恨 有時候是模糊而不明白 有時候就是來不及說再見 好險在晤談室的分離不一樣 我們知道開始後必然的結束 也能預期結束的那一天 所以可以好好說再見 這是多麼難能可貴 而且不帶著疑惑的結束 我們會知道時間有限 所以諮商的每一個時刻也會更珍惜的使用 —關於未來的我們— 諮商結束後的兩年內,或是未來我們可能會有持續諮商關係 我不能與你延續諮商關係以外的人際 因為諮商關係並不是一般「對等」的人際模式 而是一段諮商師擁有相對多資訊以及技巧的關係 這無論如何對於你都是不公平,而且具備傷害性的事 人生很變化無常 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的某天 是否會在某個場合不期而遇 那或許是一個不

【院長,難道你不憤怒嗎?】

圖片
「院長,你難道不憤怒嗎?」 最近在FB上不斷被這句話洗版 吸引了我打開這段質詢畫面 院長顯然沒有「感到憤怒」 但為何立委不斷重複問同樣的內容 彷彿多問幾次答案就會有所改變 ■假問題,真壓迫 / 曖昧式溝通■ 先把場景拉回日常生活 ✋ (雖然政治也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 「我們要不要回家了?」 🙎🏻‍♀️ 「你房間要不要稍微收一下?」 🙎🏼‍♂️ 「你難道不覺得你現在穿這麼厚會熱嗎?」 🙎‍♀️ 「你不覺得你有點誇張嗎?」 這些包裝成「疑問」的「指使語句」 相信在這個社會中不太陌生 我們為了不要讓別人認為我們很強勢 👹 所以用問問題讓對方「聽起來」有選擇性 但實際上是在表達我們自己的訴求跟觀點 聽出端倪了嗎?對方其實沒有「選擇性」 而是活生生的被「要求」跟「批判」 「我們要不要回家了? 😇 」 「不要」 「我們該回家了 😡 」 「你房間要不要稍微收一下? 😇 」 「不要吧」 「房間都這樣了你還不收? 😡 」 「你不覺得穿這麼厚有點熱嗎? 😇 」 「不會啊」 「有沒有問題啊你,大熱天穿這樣 🤷🏻‍♂️ 」 「你不覺得這樣很誇張嗎? 😇 」 「不會啊」 「明明就很誇張 🤦🏻‍♀️ 」 對的 通常完成語句就是長這樣的 (猜中的可以開心一下, 也要為自己可以理解哀傷一下, 因為表示你已經被荼毒過了/看過別人被荼毒過了) ⊂這些問題根本不是真的在問你的意見.....⊃ ⊂而是要你在「好像沒有被要求」的狀況下⊃ ⊂自己說得好像你本來就想要那樣...........⊃ 😭 「都沒有人逼我,我本來就熱愛寫功課」 這種曖昧溝通最可怕的殺傷力 目前正發酵在台灣的社會 而且非常嚴重的在吞噬「真實」這件事情 這件事讓人難以確認什麼是真的問題 什麼是假的問題 試試下面這題 👤 「你覺得公司提案這個狀態OK嗎?」 老闆對你的提案提出這個問題時 你該怎麼回答呢? ❶他是真的想要增強自己使用這個提案的信心 以至於跟你確認想法 😁 「我覺得很OK啊!」 ❷還是覺得爛得要死,你應該要有自覺吧?! 😥 「我再回去修正一下!」 ❸跟主管確認他是在求認同還是在教訓我